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!
今天是:
当前位置: > 书香校园 > 读书活动
《北鸢》读后感
【字体:[大][中][小] 】【发布时间:2020-12-16】 【作者:/来源: 】 【阅读:次】【关闭窗口】

《北鸢》读后感

高二1班  林桂华

读来葛亮的北鸢,一股细细温度在其中,跨过几代人的浓浓情深,包揽了两

个家族的兴衰,不同人眼中的俗世与各色人物的曲折离奇,由这样编织而成的宏伟故事,映射出民国波诡云橘的动荡。

老年的卢文笙到四声坊去买风筝,当年四声坊的风筝艺人受文笙父亲所托,每到虎年就扎一个虎头风筝送给文笙作为生日礼物,此“老例”已经传到龙家第四代,仍然坚持着。这样的开头令人疑惑,却颇有风味,有着中国传承多年的习俗风气,这也与后来的剧情发展封了个尾,这也是作者惯用手法。

小说在民国多元的背景下,以卢文笙和冯仁桢的感情纠缠为引线,结合了真实的民国历史和民间演义,开始讲述北方城市几个大户人家的兴表故事,以一个并不主流的方式带我们回顾了那个动荡飘摇的社会。书中,作者无意表现大历史,几乎没有具体提到国民政府的事情,甚至连南京大屠杀也是一笔带过。但是从书中小人物的人生经历我们更能够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,更为真切。作者以绘制家族历史的心思构造了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命运,肯定是耗费了一番功夫的。

所以,《北鸢》是一种怀念,与其说怀念的是民国传奇,不如说是怀念一种陈旧的道徳以及过往逝去的无可奈何。陈旧不意味着腐朽,只是鲜有人践行,便鲜有人问津。

再说回文本本身,葛亮的文字典雅而熨帖,不尖锐刻薄、不唯新巧至上。葛亮科班出身,故事里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,这是葛亮的好,一脉古韵;却也是问题,新意稍欠。孟昭德的故事,确实在不喜欢,太过于传奇,也太过于煽情,失

从《朱雀》到《北鸢》,作者故事线的拿捏的更为巧,人物描绘的也更为丰之流俗。富,即便人物众多关系复杂,还是能在较少的描写中找出不样的人物形象。